报告题目:Livestock antimicrobial use embodied in global supply chains
报告时间:2025年05月19日(周一)13:30-15:00
报告地点:天津大学地科院(第16教学楼)328 报告厅
报告人:郑赫然 助理教授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巴特莱特可持续建设学院
报告摘要:抗微生素耐药性是全球公共健康的重要挑战,畜牧业中抗微生素的广泛使用是其主要驱动因素。本文基于全球供应链模型,量化并分析了2010–2020年间畜牧业抗微生素足迹及其通过贸易链的全球流动。结果显示,全球抗微生素足迹于2013年达到118.6千吨的峰值,2020年降至84.0千吨。中国和美国为主要贡献国,占全球总量近60%。人均抗微生素足迹从15.6克下降至11.6克。尽管大多数抗微生素使用仍体现在本地生产中,但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占比由16%上升至20%,显示出显著的全球溢出效应。特别是,巴西于2020年取代中国,成为抗微生素使用量最大出口国。非食品类产品(如服装、服务和制造业)约占贸易中抗微生素足迹的一半。贸易相关抗微生素使用的下降与政策趋严和使用强度降低密切相关,尤其是在中国。本研究揭示了抗微生素使用与全球贸易之间的复杂关系,为全球和国家层面制定抗微生素管理政策提供了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助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个人简介:郑赫然,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可持续建设学院助理教授。博士毕业于东安格利亚大学,国际发展学博士,曾在挪威科技大学产业生态学组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产业链数据库搭建、可持续生产与消费、低碳基础设施转型。在Nature Climate Change, Nature Cities, Nature Sustainability, PNAS, Science Bulletin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80余篇,H-index 37。受邀为Nature,Nature Climate Change等顶级期刊审稿。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士,曾获得全球2%高引学者、ERL期刊Top Cited Paper等国际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