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之家

学生工作

唯刀百辟,唯心不易——闫绍均获评2025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25-11-13

闫绍均,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2023级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土壤碳循环与全球变化。硕士期间专业课加权成绩位列年级第五,曾获天津大学硕士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以及“天津大学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硕士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Earth-Science Reviews》上发表论文一篇,于2025年第三届海岸带大会作口头报告,获得优秀报告奖。

初探其道,静水流深

2023年9月,闫绍均进入地科院学习后,在导师杨仁敏副教授的引领下,将研究方向聚焦于土壤碳循环。对她而言,这是一个从未涉足、完全陌生的方向。如何获取高质量的数据?如何确立清晰的研究路径?这些问题成为她科研路上的首要难题。

为了解决这些困惑,她从阅读文献入手,了解当前研究的热点与方法,逐步构建起研究框架。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她发现数据的获取与整合远比想象中复杂。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研究的科学价值和结论的可靠性。为此,她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筛选并整合数据,力求每一份数据都能为研究提供坚实支撑。在建模与数据处理过程中,她遇到了编程问题与模型输出不符合预期等挑战,曾一度陷入低谷。但正是这些挑战,促使她不断反思、调整研究策略,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逐步理清思路,完善了研究流程,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

“在科研的初期阶段,我常常感到无所适从,但杨老师总能在我最困惑的时候,给予我及时而精准的指导。”她回忆道。她也十分感谢地科院其他老师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给予的帮助。老师们的信任和指导,让她在科研道路上不断成长,坚定前行。

行于阡陌,对话沃土

她曾参与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壤类型野外校核工作,深入田间地头,实地勘察土壤剖面。这段经历不仅提升了她的实践能力,也让她对土壤这一重要自然资源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她认识到,田野中的一草一木都源自土壤的滋养,科研数据不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自然生态的映照。

知行并进,行稳致远

在科研之外,她积极参与校内外及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曾参与五大道海棠节、学校水果节等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她也参与了学院组织的官港野外台站劳动实践和学生党员先锋岗服务等工作,均能认真完成各项任务。除此之外,她还在天津市南开区投资促进局进行了实习。通过这些活动,她不断拓展视野,提升综合素养,增强了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

相关链接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办公网 天津大学教务处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 天津大学图书馆 国家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