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之家

学生工作

自强以行,厚德以载——刘维翰获评2025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25-11-06

刘维翰,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2023级环境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喀斯特地区水文学及水资源。博士阶段,他专业课程加权成绩位列年级第一,先后荣获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二等A类学业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校级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奖励。他先后参与发表论文4篇、专利2项,参与3次国内外学术会议并进行口头报告,2次获评优秀报告奖。

天行健——以科研砺志,穷理以致知

喀斯特地区具有复杂的水文动态过程和脆弱的生态环境,这导致当地植被恢复缓慢,人地矛盾突出,这激发了他浓厚的研究兴趣。在导师陈喜教授的悉心指导下,他结合本科阶段所学习的水文与水资源专业知识,最终将研究重点放在喀斯特地区土岩结构演变规律上。然而,学术探索从来不是坦途。课题初期,他面对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实验规划和数据获取。喀斯特地区地形破碎、交通不便,野外调查常常需要跋山涉水;采样点分布分散,设备搬运和现场布设都极为艰辛。在导师和课题组诸位同门的帮助下,他最终完成了设备布设和实验数据收集。同时,实验室内样品测试流程繁琐,模型构建也需要大量编程和数值分析。面对频繁出错的模型和不理想的计算结果,他曾一度陷入迷茫。在导师的指导下,他冷静分析问题、调整思路,在深夜一遍又一遍地验证假设、优化算法,最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Journal of Hydrology》上发表论文,揭示了喀斯特地区复杂土岩结构对地下暴雨径流的关键影响机制。

“那一刻我体会到,科研并不只是公式、模型和数据,更是一场与自然的对话,是一段与自我较量的修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科学探索的意义,不仅在于发现答案,更在于不断追问、永不止步。”

地势坤——以实践养德,厚物而载道

科研之外,他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集体事务。从2021年进入学院攻读研究生以来,他先后担任学院教务助理、硕士班级学习委员、博士班新生负责人和博士班团支部书记。这些岗位上,他协助完成教学管理、招生宣传、就业服务等事务,也为学院党团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此外,他热心公益,积极参与校内外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超过100小时。在服务集体的过程中,他体悟到沟通和协作的重要,也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生活中,他注重强身健体,热爱骑行和户外运动。每一次登坡远行,不仅是身体的锻炼,更是心灵的放松和自我对话,让他在科研的紧张节奏中重拾专注与活力。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他始终坚信,学术探索需要理性的力量,而人生道路更需温厚的品格支撑。未来,他愿以坚实的意志承载知识之重,以真诚和善意回馈社会,让奋斗和善行共同构筑青春底色。





相关链接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办公网 天津大学教务处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 天津大学图书馆 国家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