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之家

首页

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 稻田土壤颗粒和矿物结合有机质的分布、储存及其影响因素

2025-10-11


稻田土壤作为重要的陆地碳汇,其有机碳储量约为旱地土壤的两倍,对缓解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土壤有机质可分为颗粒有机质(POM) 和矿物结合有机质(MAOM),二者在稳定性与形成机制上存在显著差异。目前,关于不同土层和气候条件下POM与MAOM的分布规律及驱动机制尚不明确。

针对上述问题,我院宋照亮教授课题组基于全国104个稻田采样点的样本分析,揭示了POM与MAOM在不同土层(表层与亚表层)和气候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的分布规律及其环境调控因素。研究发现,MAOM在土壤有机碳中占比达45.3%–63.7%,尤其在亚表层土壤中贡献更为突出,表明MAOM是水稻土中更稳定、更核心的长期碳库(图1)。随着土壤有机碳总量升高,MAOM的积累速率会逐渐放缓,表现出“饱和”趋势;而POM则呈现线性增长,意味着对于已经富含有机碳的水稻土,通过管理措施继续提升POM库,是未来增强土壤碳汇能力的更有效途径(图2)。

图1 四个气候带表层和亚表层水稻土中的POM-C和MAOM-C含量

图2 POM-C、MAOM-C和土壤有机碳含量之间的回归分析

土壤矿物对有机碳的保护机制随深度呈现“分工”:表层土壤中黏土矿物的保护作用占主导;亚表层土壤中无定形铁氧化物(Feo) 的影响力显著增强(图3)。年均温升高会显著抑制MAOM的积累,但对POM影响不大(图3),预示着气候变暖可能削弱土壤稳定碳库。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对POM和MAOM影响微弱;然而,提高氮利用效率则有助MAOM积累(图3),表明优化氮管理可促进土壤碳向更稳定的形态转化。

图3 结构方程模型揭示环境因子和施肥管理对表层和亚表层土壤中POM-C与MAOM-C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路径

相关成果以“Distribution, storage,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particulate and mineral‐associated organic matter in paddy soils”为题发表于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旗下期刊《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论文第一作者为我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王夏,通讯作者为天津大学宋照亮教授。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2225101)的资助。

文章信息: Xia WangZhaoliang SongXiaomin YangYakov KuzyakovYunying FangLaodong GuoIain P. HartleyQiang LiLele WuZhenqing ZhangXiangbin RanWeiqi WangYidong WangYongchun LiYu LuoShaopan XiaZhengang WangZhongkui LuoJi ChenCong-Qiang LiuHailong Wang. Distribution, storage,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particulate and mineral‐associated organic matter in paddy soils. 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 39, e2025GB008577.https://doi.org/10.1029/2025GB008577.

相关链接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办公网 天津大学教务处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 天津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