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之家

首页

地科院两名同学获批“2020年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2021-01-06

        为充分发挥科研育人功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拔尖人才,天津大学启动2020年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及人工智能专项申报工作。经个人申报、学校初审推荐、市教委评审,我院“季节性缺氧湖库水体硫铁氮耦合循环及其环境效应”博士生项目和“联合高分辨DGT与酶谱技术研究滨海湿地植物根际磷运移过程”硕士生项目获市教委立项。

季节性缺氧湖库水体硫铁氮耦合循环及其环境效应-杨梦迪(2018级博士研究生)

      缺氧和低氧是河口和海洋环境中最广泛的有害人为影响之一,缺氧不仅破坏底栖生物群落,也会影响水-沉积物界面硫/铁/氮/磷等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缺氧区域的扩张在很大程度上与富营养化有关,因为过量的营养输入导致溶解氧的快速消耗。目前对于缺氧对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河口和沿海生态系统,而对于淡水生态系统中硫铁氮耦合循环的研究相对匮乏。水库是典型的淡水生态系统,富营养化和缺氧仍然是我国西南地区水库水体面临的环境挑战。

本项目选取贵州省贵阳市同时受到酸性矿山废水(硫铁污染)和生活污水(氮污染)影响的典型季节性缺氧水库—阿哈水库,结合多同位素及微生物组学方法探究季节性缺氧湖库水体硫铁氮耦合循环及其环境效应。

联合高分辨DGT与酶谱技术研究滨海湿地植物根际磷运移过程 --李苏青(2020级硕士研究生)

        滨海湿地是海陆交互作用强烈的生态过渡带,具有特殊的水文、植被和土壤特征。由于长期的人为开垦与改造、外来植物入侵、污染物排放、泥沙淤积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原因,我国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面临诸多挑战。研究滨海湿地植物氮磷等养分吸收过程,对于滨海湿地生态环境治理与生态服务功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选择滨海湿地典型入侵植物和本土植物为研究对象,以养分磷迁移过程为突破口,采用原位可视化的研究手段,对植物根际磷元素迁移活化相关的生物化学过程进行二维高分辨表征,有望完善环境微界面过程可视化研究平台,揭示根际养分运移的时空动态过程,为污染湿地环境工程治理措施的提出提供重要依据。


相关链接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办公网 天津大学教务处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 天津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