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之家

首页

记地科院师生乌江流域冬季采样

2017-02-15

        1月2日来自天大地科院、上海大学、中科院地化所师生组成的乌江流域采样队伍在贵阳集结完毕,正式开始乌江流域野外作业。此次作业是“中国西南河流拦截对流域碳氮循环和输送的影响机制及其效应评估研究”国家重大研发项目开展的第一次野外联合采样。根据前期踏勘和工作安排,本次采样共分为乌江上下游两支队伍

上有采样大队:你所不知的野外作业

乌江上游采样大队由天大地科院王宝利和李思亮老师带队,并有上海大学多位师生参加。采样区为洪家渡水库、东风水库、索风营水库和乌江渡水库四大水库及其入库和下泄水,预计共65个采样点。

在结束了为期一天的采样基础培训和准备工作后,1月4号上游和下游采样大队正式出发。也许你设想中的采样是这样的:照着采样点图到达预设地点,装水走人,顺便还要欣赏美景,拍照留念。而事实是这样的:乌江流域各水库之间距离较远,同时地形以山地为主。所以正常情况下为:开车(船)2小时,采样15分钟。同时,还会遇到这种情况:驱车几小时,到达后发现地势太险或者水流不够只能放弃。

W15_副本.jpg

 整个团队采样工作主要分为三部分:“采水、采气、 采泥”。其中采水是主要工作。一个样点一般需要采40多升水,且大多数采样点需要采集分层水(一般最深处都在60m以下)。采样点找到并确认条件良好后,采样现场需要对实际采样点的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并进行水质参数测量。白天水样采完之后,晚上则需要及时对测得的水质参数等情况进行整理。水样则需要滴定,并按不同要求过滤、分装

 技术人员_副本.jpg

经过十几天紧张的工作,1月15号上游大队按进度完美收工。在老师们的辛勤指导带领下,基本都是第一次野外采样的同学们进步很大。从开始一天紧张地只能采两个剖面到最后一天完成一个水库的样品,在提升能力的同时,也收获了彼此间更加深厚的“革命友谊”!期待再次相遇在4月份采样,那时我们都能做的更好!

下游采样大队:最可爱的人

本次乌江流域采样下游分队负责乌江流域思林水库、银盘水库、彭水水库及红枫湖的样品采集。由地科院李晓东老师和上海大学汪福顺老师带队,地科院、地化所和上海大学部分师生参加。上游大队为大家分享了采样痛并快乐着的过程,我们下游带大家认识那些最可爱的人。

果敢细心——李晓东老师。地科院的小伙伴也许只记得课堂上严肃认真的李晓东老师,下面小编将带你们认识野外工作中的晓东男神!晓东老师和蔼可亲,一直把学生安全作为重中之重。他制定的行程安排非常人性化,给了大伙十足的“安全感”!他亦师亦友,一路上言传身教,让我们学到了许多生活之道。在采样过程中突遇仪器故障,晓东老师沉着果断,有条不紊地解决了难题。非常感谢晓东老师一路对我们的指导和照顾,他是我们心中的温暖男神!

下2_副本.jpg

才华横溢——汪福顺老师。来自上海大学的汪福顺老师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他空闲时间会跟大家交流,从人文科学到宗教科学、从历史到哲学、从地质学到环境科学,汪老师可谓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不仅如此,汪老师也是生活小达人:自创汪氏打水法,省时省力;抓泥得心应手,快速高效;打沉积物也有独门绝技,令人惊叹;手工编织更是惟妙惟肖!总之,汪老师是当之无愧的有颜有才男神。

下4_副本.jpg

 

幽默组合——崔高仰、檀迪师兄。此次采样过程中,地化所的崔高仰和檀迪师兄可谓是我们下游的“精神支柱”。他们不仅是采样中的主力军,更是我们的“幽默大师”!崔师兄做事谨慎细心、高效有序,从样品准备到处理一路严格把关;檀迪师兄做事积极热情、一路上给予了大家很多帮助。他们办事严谨靠谱,但是言谈却幽默风趣,和我们这群师弟师妹打成一片,给我们原本枯燥辛苦的采样工作带来了很多乐趣,让我们边听“相声”边工作!他们自然是我们心中的给力男神! 

给力的小伙伴儿们。不仅如此,此次采样过程中其他小伙伴也是表现力爆棚,大家互帮互助,共同解决采样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仇晓龙师兄勇于担当,乐于助人;易沅壁踏实勤劳,办事井井有条;司霞莉十分擅长整理物品,让我们的样品处理效率大大提高;时节聪明细心,在仪器使用上娴熟高效……

船舱内_副本.jpg 

当然还要感谢上海大学的陈学萍老师、王玉洁师姐和邢涛在采样过程中给予我们的指导和帮助。一路上大家不分你我,团结互助,和睦相处,我们为期半个月的采样才能顺利完成。期待我们下一次的合作!

 

相关链接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办公网 天津大学教务处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 天津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