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之家

党群工作

学生党建|2025级博士生第一党支部开展“感悟津沽烽火历史,勇担青年时代使命”明德工程暨主题党日活动

2025-11-02

为感悟历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天津大学地科院2025级博士生第一党支部于11月1日前往天津博物馆,开展“感悟津沽烽火历史,勇担青年时代使命”明德工程暨主题党日活动。

触摸历史,感悟抗战精神的磅礴力量

步入“津沽烽火 浩气长歌”专题文物展厅,支部成员们立即被丰富的历史文物与生动的展览内容深深吸引。讲解员围绕“奋起救亡”“津门浩劫”“市区抗战”“盘山烽火”“赢得胜利”和“抗战英烈”六个主题部分,生动讲述了1931年至1945年这十四年间,天津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坚持沦陷区斗争、创建盘山抗日根据地并最终取得胜利的英勇事迹。在八路军战士的笔记本等珍贵文物前,支部成员们驻足良久。这些无声的历史见证,仿佛仍在传递着中华民族那掷地有声的呐喊。

浩气长存,英雄事迹引发深刻思考

当讲解员讲述“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时,在场成员无不被他们的英勇精神所震撼:1941年秋,为掩护主力部队和群众转移,八路军战士马宝玉,长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五人毅然将日军引向狼牙山主峰棋盘陀。在弹尽粮绝之际,五位战士宁死不屈,砸毁枪支,纵身跳下悬崖,用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品格。

展览中,一面镌刻着500余名烈士姓名的“烈士墙”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其中,天津北洋大学校长、耀华学校校长赵天麟的事迹令人动容:天津沦陷后,他以耀华学校为阵地,带领师生坚决抵制敌伪当局推行的奴化教育,保护抗日爱国学生。赵天麟校长“以教育救中国”的理想信念与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让同为学子的支部成员们深受触动。

传承精神,从历史中汲取前行力量

此次党支部活动通过走出校园、走进历史现场的沉浸式学习,使大家触摸到了那段血与火的记忆,感受到津沽大地上绵延至今的精神脉动。不仅加深了支部成员对抗日战争历史的全面认识,更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使命的理想信念。活动结束后,支部党员们纷纷表示,作为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者,应将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科研报国”的强大信念,将先辈“救亡图存”的使命感转化为在新时代推动我国地学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行动力,将抗战时期的“艰苦卓绝”转化为面对复杂科学问题和漫长实验周期的“攻坚克难”的毅力与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地学智慧与青春力量。

相关链接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办公网 天津大学教务处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 天津大学图书馆 国家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