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树流感”爆发风险遥感诊断》专著出版

2021-06-15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加剧,结合人类生产生活的全球化以及密切的森林产品贸易往来,森林病虫害的爆发及传播愈发频繁,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危害。其中,“树流感”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地科院陈伟副教授联合中科院空天院曹春香研究员,基于遥感技术,针对全球“树流感”的爆发和传播风险开展了预测预警研究,相关成果形成专著《“树流感”爆发风险遥感诊断》,近期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 


 “树流感”的学名是“栎树猝死病”(Sudden Oak Death, SOD),是由栎树猝死病菌引起的林木和观赏植物病害,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树木造成枝干溃疡、枝叶枯萎等致命伤害,从感染到出现症状只需3-4周。引起“树流感”的栎树猝死病菌为一种类真菌,可随感病叶片、幼枝、植物苗木进行传播扩散,且植物受到感染后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

“树流感”病原菌首次于1993年在德国和荷兰的杜鹃和荚蒾上被检测出,1996年出现在美国加州沿海地区的密花石栎和栎属上,目前全球已发现140多种(属)植株自然受到感染。目前寄主植物名单还在不断扩大,其寄主分布十分广泛。研究发现该病菌在疫源地范围内既可危害阔叶树也可危害针叶树,既可危害乔木又可危害灌木,在危害苗木的同时还可危害成熟林。随着全球交通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木材产品的全球交易,疫源地的栎树猝死病菌比过去更易携带或转移到潜在适生区域,并在缺乏天敌等制约因素的新环境下迅速扩散,导致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目前该病害已引起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欧盟、韩国以及中国等多个国家地区的高度关注,纷纷采取措施严防其传入扩散后对森林造成毁灭性打击。

 

 “树流感病原菌在寄主间传播途径图


在此背景下,陈伟副教授联合曹春香研究员的环境健康遥感研究团队开展了“树流感”爆发风险遥感诊断与预警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基于遥感等多源数据,建立了全球“树流感”环境背景因子数据集,分析了“树流感”在全球的时空分布特征;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空间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分析了影响“树流感”分布和传播的主要环境因子,并对其在全球的潜在适生区进行了划分;同时根据有害生物风险评估理论,构建了“树流感”的入侵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预警模型,针对“树流感”在中国的潜在入侵及传播风险进行了短期和中长期的预测预警。

“树流感”在中国的爆发风险专题图


该专著即是针对“树流感”开展相关工作的成果总结,对于发现“树流感”的时空分布及传播规律,识别全球及中国“树流感”的潜在爆发高风险区,进而服务于保护全球森林植被资源,保障国家森林健康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专著信息:曹春香,陈伟,潘洁等,《“树流感”爆发风险遥感诊断》,中国林业出版社,2021年5月出版(ISBN: 978-7-5219-1069-8)


相关链接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办公网 天津大学科技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