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之家

首页

“北洋大讲堂”AI重绘土壤科学新图景

2025-10-15

讲座时间:20251018日(星期15:00-17:00

讲座地点卫津路校区会议楼第八会议室

主讲嘉宾:Budiman Minasny(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

讲座内容简介:土壤圈作为地球系统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过程模拟、属性制图及碳库动态预测的精确解析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科学议题。过去数十年,机器学习为土壤科学研究范式带来显著革新,然而其深层潜力仍待系统发掘。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土壤科学领域正迎来跨越传统方法论边界的历史性机遇,其应用范畴已远超传统的机器学习范畴。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AI)多智能体的新一代研究框架,实现了多源数据融合与动态土壤孪生体构建,完成了从科学研究假设生成到实验设计的自主科学探索,建立了气候-土壤系统功能动态模拟的新范式。在矿物结合态有机碳饱和度等前沿领域的研究结果表明,AI多智能体系统在人类专家引导下,已展现出加速早期科学发现、深化跨学科融合、模拟科研评审流程的卓越能力。这一革命性范式以自主感知、规划与科学推理为核心,通过构建具备多元能力的智能体系统,开创了土壤科学研究的新格局。然而,AI与土壤科学的深度融合仍面临数据质量、模型透明度、算力成本、认知过度依赖与伦理边界等多重挑战。在智能化科研范式演进中,人类专家的洞见与决策始终是科学发现的核心驱动力,而AI系统则应作为战略协作者,共同推动土壤科学向更深层次突破。

嘉宾简介:Budiman Minasny,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土壤科学家,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教授、悉尼农业研究所土壤--水研究中心主任,Geoderma期刊执行主编。曾获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未来大奖,Google Scholar引用次数超过48,000次,并连续多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主要从事数字土壤制图、土壤碳循环建模、多尺度土壤属性预测及土壤-环境关系量化等方面的研究,并积极推动相关地区的学术合作与研究交流。其研究成果直接支撑了土壤碳基准建立和全球土壤碳增汇运动等关键应用。


相关链接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办公网 天津大学教务处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 天津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