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之家

首页

【1014学术报告】微液滴气液界面化学及环境意义

2025-09-28

报告题目:微液滴气液界面化学及环境意义

报告时间:2025年10月14日(周二) 9:00-12:00

报告地点:天津大学地科院(第16教学楼)221报告厅

主讲嘉宾:张立武,复旦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校直属系)副系主任。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回国前在剑桥大学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环境颗粒物污染领域的研究。迄今已在Sci. Adv.、PNAS、JACS、Angew、EST等著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他人引用12000余次。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重点专项等。担任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Environ Sci: Adv》副主编,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A,1800年创刊)编委。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英国皇家学会国际合作奖、中国化学会青年环境化学奖、德国洪堡学者、欧盟玛丽·居里学者等奖项

报告摘要:气溶胶颗粒物污染严重威胁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的特点正从一次污染向二次污染转变,而大气界面过程是气溶胶二次组分的重要生成途径。然而由于技术限制,微观尺度界面现象的研究面临诸多挑战。近年来,本团队聚焦气溶胶气-液界面化学过程,发展了微观界面的光谱测量及成像方法,从分子水平解析了二次污染物界面形成机制;创建了单颗粒微观界面受激拉曼光谱成像方法,实现了微液滴界面物质和pH值梯度分布的高速成像;定量揭示了气-液界面的气体传质、物质富集和电场效应;提出界面自发电场是二次污染物快速形成的重要驱动力,并据此修正了大气化学模型。上述发现为深入理解大气二次污染提供了新视角,对于精准控制颗粒物污染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相关链接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办公网 天津大学教务处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 天津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