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之家

首页

北洋大讲堂:寻找另一个地球

2020-10-07

主       题:寻找另一个地球

时       间:10月11日(周日)下午14:00-16:00

地       点:卫津路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一层报告厅

领票方式:详情关注天津大学青年文化促进会公众号

主讲人介绍:

郑永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行星科学家、中国科协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科普中国形象大使。作为获得“卡尔·萨根”奖的首位中国科学家,郑永春长期致力于天文与航天领域的科学传播。近几年,作科普报告100多场,撰写科普文章200多篇,撰写科普著作《中国探月》《飞越冥王星》等,译著《火星移民指南》等。

 


讲座内容介绍:

      作为太阳系中与地球环境最为相似的行星,火星是唯一有可能实现大规模移民的星球。人类迄今已经开展了40多次火星探测任务,证实火星曾经有浓密的大气层和全球性磁场,曾经温暖湿润,有许多江河湖海,与地球早期生命起源时的条件很相似。火星探测技术上的进步和科学上的发现,让人类看到火星对研究地球早期历史和地球生命起源的价值,引发了各国的探测热情。2020年,是每逢每26个月一次的“火星发射窗口”,7月23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将一次实现“环绕、着陆、巡视”3个目标,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等方面进行科学探测。7月30日发射的火星车“毅力”号也正在前往火星的路上,计划采集并存储岩石样本,留待未来任务带回地球。

长期以来,人们对行星的认识局限在太阳系内。以前,我们看到的满天繁星,基本上都是会发光的恒星;如今,科学的进步告诉我们,宇宙中的行星数量,可能比恒星还要多得多。其中,一定会有很多像地球这样的宜居星球!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系外行星搜寻,这一领域已经成为当今天文学研究的前沿热点。行星是如何形成的,离恒星多远的区域才是宜居带,恒星随时间的演化对系外行星宜居性有何影响,地球生命的产生过程对寻找宜居星球有何启示,我们能否找到另一个地球?

本次讲座将介绍火星探测的最新成果,带你寻找宇宙中的宜居星球,探讨宇宙与我们之间的联系。



相关链接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办公网 天津大学教务处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 天津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