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之家

学生工作

在交流与碰撞中历练前行——袁晶晶获评2022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22-10-30

袁晶晶同学于2017年进入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进行学习,并于2019年硕博连读转入博士阶段继续深造,2022年获得博士生国家奖学金。 

13E69

积跬步 行千里

就读期间,袁晶晶的学业成绩位列专业第一,多次获得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被评为“天津大学三好学生”、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等,并获批天津大学2022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项目。在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Environmental Pollution等期刊发表论文共4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包括导师一作,本人二作)身份参与的文章2篇,另外有在投文章2篇。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在哥德斯密特大会 (Goldschmidt Conference),全球汞大会 (ICMGP),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研讨会以及表层地球系统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会议上共做口头报告四次,展板汇报多次。 

8DB3A

 

探索的脚步永不停歇

袁晶晶参与了导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在地科院金属稳定同位素实验室发展了一套系统完备的海洋生物,沉积物样品形态汞(包括毒性最强的甲基汞)及汞同位素分析测试技术。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下,袁晶晶同学于2021年11月至今在法国马赛地中海海洋研究所进行交流学习,主要学习海水清洁采样,超低含量形态汞及汞同位素测试分析技术,致力于将该套技术应用到地科院金属稳定同位素实验室。在此期间,她参与了两次大洋采样项目,并能够独立完成样品的处理,测试分析。同时她也积极与国外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交流,碰撞出科学的火花。 

AAA1D


袁晶晶认为国际视野的培养对于科学研究者来说十分重要,她也非常感恩获得了此次国外交流的机会,不仅能够亲身经历和体验不同国家的风俗文化,更是能够通过交流了解学习不同领域专家的科学思维方式。来到国外的实验室,面对新的科研环境及实验技术,她表示自信且淡定,地科院已经为同学们创造了良好的科研环境,配备了各种大型仪器,再加上自身勤奋好学,在出国前已经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并掌握大部分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技术,所以面对新的实验环境她也能很快适应。 

1FD9C


除此之外,她认为课题组的氛围也是培养学生科研兴趣的关键因素。幸运的是,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她所在的课题组都像大家庭一样,不论是在科研还是生活中,老师同学都互帮互助,相互扶持,相互信任。袁晶晶说她尤其要感谢自己的导师孙若愚老师,是孙老师科学耐心的指导,手把手地教学,将她领到科研的正轨上,从一开始实验的操作,文献阅读,到文章的撰写,再到对学生们公众演讲的锻炼,孙老师始终都是言传身教。她提到,每当课题组有同学需要进行口头汇报时,孙老师会不厌其烦地将每个学生的演讲内容从头到尾地捋一遍,并教会他们如何用科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汇报工作。 

78C88

另外,同位素前沿科学研究中心的其他老师也给予了她很多帮助。作为同位素中心的一员,她感觉很幸运。袁晶晶提到,她目前所在学习单位的指导老师也帮助了她很多,不仅会给她提供专业指导建议,还会和他们一起团建,进行如打排球、游泳等活动。 

E0FF0

 

远方的酸甜苦辣

当然,在国外的学习生活也有酸甜苦辣,其中最令袁晶晶记忆深刻的还是她第一次出海采样,晕船加上感冒使得这次经历并不美丽,但是她最终还是和小伙伴们顺利地完成了采样及样品前处理工作。在生活上,语言环境和饮食习惯的不同也使她得到不同程度地历练,现在的她能够做出一桌菜肴。

 

       身处异国他乡,无处安放的孤独感是每个留学生面临的一大难题,对于袁晶晶来说,虽然她也经历了一段低谷期,但是好在她及时调整心态,主动寻找排解负面情绪的方法,她认为这是个难得的独处时光,她学会了认识并接纳自己。另外,她也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小伙伴,闲暇时刻会相约一起去海边跑步,看日出,去周边小镇旅游等。她说:“当一个人在异国他乡时,烦恼似乎也变多了,但是当你面朝那湛蓝的地中海海洋,仿佛一切烦恼都随风飘散。”

 


相关链接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办公网 天津大学教务处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 天津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