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之家

学生工作

【团日风采】我院2023级本科生团支部荣获最佳主题团日团支部

2024-12-19

2023级本科生团支部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着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迅速凝聚成一个充满活力与朝气的集体。支部围绕“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在团日评比中荣获最佳主题团日团支部。

一、理论与专题学习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强化理论武装,加强支部建设,该支部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展了四次理论学习活动。活动采取“翻转课堂”形式,支部书记引学+支部成员带学,支部成员从自身视角分享对这四个专题的理解与认识。通过理论学习,支部成员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理论的力量和魅力,立志不断努力成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

为进一步强化理论重要性,增强支部成员党性修养,凝聚支部力量,该支部密切结合时事,选取与青年生活关联度较大的主题开展四次专题学习。分别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教育家精神,勇担新时代责任”“德润当代,和意绵长”“平‘语’近人”为主题,带领支部成员多方面深入学习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理论知识融于生活之中,发挥团员青年的榜样带头作用。

 

二、读书分享

举办“书香润心灵,红色铸忠魂”—红色经典读书交流会,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四本书籍重点文段的理解与讨论,感悟党为人民奋斗的初心使命与天津大学“兴学强国”使命的重要传承。以分享+讨论的形式,赓续红色传统,厚植家国情怀,奋楫笃行,踏浪扬帆。徜徉于党的思想之中,支部成员真切感受到党为国为民的那颗光辉而伟大的赤子之心,感受到自己的脉搏和心跳,正逐步与党、与人民、与时代同频共振。

 

、“教育家精神”生涯访谈

为了增强支部成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前期已完成的教育家精神理论学习与展览参观活动,该支部邀请学院平博副教授参与“教育家精神访谈”活动,平老师寄语青年:全面发展、完善自身,勇于拓宽自身边界探索前沿领域,不要害怕失败,每一次失败都是通往成功的宝贵经验。通过访谈,支部成员对个人发展道路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能够践行先辈足迹,看齐榜样,唯实唯先,善作善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挺膺奋斗。

 

四、志愿服务活动

联合春雷苗苗义工组织开展“衣心衣意 暖冬起航”——冬日捐衣活动,面向天津大学全体师生征集衣物捐赠给山区贫困儿童。此外,该支部还开展了“文明出行,安全‘驶’向未来”以及“青春献社区,落叶映初心”大学生进社区街道志愿活动,走进天大四季村,向居民们讲解规范停放的好处,发放宣传资料,并现场示范如何正确停放车辆,以及帮助清扫社区落叶,营造社区良好形象。通过此次志愿服务,支部成员更深刻理解了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收获到了帮助他人、无私奉献所带来的精神力量,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坚定了为祖国、为人民奉献一切的决心。

 

六、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参观学习

将理论课堂移至户外,带领支部成员参观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北大红楼)、天津博物馆及大沽口炮台遗址纪念馆。通过参观展馆,支部成员不仅对党的历史和革命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深刻体会到近代中国受到的剥削与压迫以及党走过的百年艰辛历程,更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树立了坚定不移跟党走的思想意识,下定了愿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决心。

 

七、党史、校史知识竞赛

开展“百年恰风华,世纪正青春”党史、校史知识竞赛,选题围绕共青团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党政基本知识,以小组赛和个人赛的形式进行答题。支部成员们踊跃参与,在轻松愉快而又不失紧张刺激的活动氛围中丰富了知识储备,激发了对学习党史知识的热情,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八、国庆特色团日活动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该支部开展了共赏校内升旗 共筑青春梦想”——观摩升旗活动,以及我与国旗合张影活动。支部成员们踊跃参与,在活动中感受到国家的强大以及自己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九、中华文化美育浸润活动

为了增强支部成员的文化自信,将文化与实际相融合,该支部于红叶季开展了“红叶盛宴,共赏秋色”——诗词摄影活动,同学们相聚于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遨游在丰富的历史文化的海洋之中,从古典诗词中感悟到磅礴的文化力量。“爱校园”不是一句空口号,它承载着对于校园文化的自信,这样的活动,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青春的庆祝,让同学们在学习之余,找到了归属感,获取了团结的力量。

 




相关链接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办公网 天津大学教务处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 天津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