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年伊始,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系统科学学院院长刘丛强分别为2022级理科试验班(生态与环境类)新生、地科院2022级研究生新生和全体专业教师讲授“开学第一课”。

8月28日下午,刘丛强院士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开学第一课,详细介绍了天津大学地科院建院背景、天大地学发展历史和近年来地科院的建设成果,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地球系统科学与地理学的内在联系,并就如何完成身份转换、顺利完成学业提出了殷切期望和谆谆教诲。
刘丛强院士从“何为地球系统科学”,“为何研究地球系统科学”的问题切入,详细阐释了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和未来方向,并结合系统论与中国传统“五行”文化,启发同学们建立辩证系统观的思想认识,构建“人类—自然”命运共同体。
他勉励同学们发扬“探求地理系统真理,致力人类持续发展”的地科精神,践行“有信仰、有知识、有德行”的学院文化,努力学习地球系统科学知识,勇敢追求科学真理,培养理性思维和独立人格,涵养天人合一的人文关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这里,我们不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拥有学问,更重要的是学会正确地思考问题,掌握自然的奥秘,引领自己走向卓越,为人类创造幸福。”

刘丛强院士还结合亲身经历,给同学们分析了从中学到大学、从大学生到研究生成长的针对性建议,并通过讲述其硕士生导师、红色科学家涂光炽院士的感人事迹,激励同学们学成报国、造福社会。

最后,刘院士用亲笔手书向全体新生寄托殷殷期望:“为人至信至诚,做事至善至美,求学至精至道”。
8月29日上午,刘丛强院士面向全体专业教师做题为《天津大学地科院学科建设和教师能力培养》的主题报告。他从人才培养方向、学生培养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谈起,详细阐述了为何要建设和发展地球系统科学,以及学科建设的任务和挑战,就如何指导和培养学生、如何当一名合格的大学老师提出了系统性建议,为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指明了方向。

他指出,专业教师要培养具有学院特色的卓越人才,使学生具备地球系统观、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要引导学生追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强化以人为本,敬畏自然的认识;要促进自由探索的内驱动和目标导向的外驱动的有机结合,推进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培养。
最后,刘丛强院士特别强调,作为教师,要指导和帮助学生尽快完成“高中—大学—研究生”的转型,促进学生独立能力和自我修养意识的养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新求变的主动性,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既是治学之本,也是为师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