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10:00,应我院李思亮教授邀请,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彭建教授为地科院师生带来了关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前沿认知”的学术报告。报告围绕国内外资源修复发展历程,前沿认知,发展趋势,主要介绍了国土资源修复的研究背景,核心概念,前沿研究方向,以及景观生态学对生态修复的承担重点。
![](/__local/5/59/34/E3EA5283959DEBDC880291B92CD_A8A2EBD6_27826.jpg)
国土空间资源修复是基于生态修复关注水、大气、土壤以及生物等自然要素点状治理下,通过外延修复对象,修复内容,修复尺度的走向全域,全要素,全过程,以源头治理、过程耦合与空间整合为主要手段的,以多要素协同为目标并为国家顶层设计服务的重要工作。此工作以对自然的管理与恢复为重点,是“格局-过程-尺度”模式在社会-生态系统复合系统作用,并最终促进社会-生态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对国土空间资源修复的一系列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__local/C/A3/05/3C4A6D7251C03E39C2512AA6E67_843F2535_4533E.jpg)
随后11:00,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周伟奇研究员为大家带来围绕“城市景观格局的生态环境效应”的报告。报告介绍了城市生态学的研究范式,并以城市景观格局精细表征与量化以及城市景观空间配置对热岛效应的影响两大研究内容为重点进行展开,对城市景观格局的生态效应进行详细阐述。
![2B4C8](/__local/1/00/DF/D22D73D8774B651DF03288F1E99_7C779034_2B4C8.jpg)
林地通过遮阴和蒸腾两大降温过程对地表温度产生影响,周老师团队研究表明,林地覆盖比例与地表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对于现如今广泛关注的城市热岛效应,景观要素的空间配置对其影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