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之家

首页

“共话地球未来”——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成功承办国际青年人才来华交流项目(CEP)

2025-07-11

       2025年6月30日至7月7日,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承办国际青年人才来华交流项目,邀请15名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优秀学生代表和领队来院参加为期一周的“共话地球未来”主题活动。活动涵盖学术讲座、文化体验、野外实践、科研平台参访等,促进中马青年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一、学术启程:专题报告、学术交流

       7月1日上午,项目开幕式在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第16教学楼221报告厅举行。地科院副院长陈玖斌教授致欢迎辞,马来亚大学地质系青年教师Elanni BINTI MD AFFANDI博士及学生代表Mun Cong LEONG分别发言,表达了对本次交流项目的期待。

       随后,天津大学讲席教授、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院士Robert M. Ellam以及天津大学英才教授、天津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副站长王铁军分别就同位素地球化学前沿研究和滨海湿地水盐运移过程研究做专题学术报告,与马大师生进行了深入探讨。

       7月2日,两校学生以“地球科学前沿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进行学术汇报。来自马来亚大学的5名研究生与来自地科院地球系统科学系的4名博士生分别展示了各自的研究主题和进展,内容涵盖地质演化、环境变迁、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报告结束后,双方就研究方法、数据分析和学科交叉应用展开深入交流。

二、野外实践:蓟州地质考察

       7月3日至4日,马来亚大学师生前往天津蓟州区开展了为期2天的野外地质考察。在中上元古界国家自然保护区,学员们实地观察了距今约18亿年的元古代地层剖面,并采集典型岩石样本进行分析。

三、科技探索:滨海关键带观测站、北洋园校区参访

       7月5日,项目师生访问天津环渤海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及官港试验场,学习海岸带环境监测技术与地球关键带研究的最新进展。

       项目成员还参观了天津大学郑东图书馆和国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与这座底蕴深厚的百年学府,进行了一场沉浸式的精神对话。马大师生对郑东图书馆里浩瀚的藏书、智能化的设施与泛黄的古籍珍本赞叹不已,更是高度评价了“国之重器”能为重大工程抵御自然灾害提供极限研究手段的重大创新成果。

四、人文交流:王学仲艺术研究院、天津博物馆、黄崖关长城参访

       活动期间,项目师生还参访了天津大学王学仲艺术研究院、天津博物馆、黄崖关长城,深入了解中国古代艺术文化、华北地区的地质历史与人文发展并结合地质构造与人文历史,探讨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互动关系。

五、友谊长存:成果汇报与音乐欢送会

       7月6日,学员们分组汇报了此次交流的收获与见解,结合天津地区的地质特征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创新性思考。

       傍晚时分,“乐传山海,中马情长”湖畔音乐会在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敬业湖边举行,双方师生通过音符传递友谊,依依话别。

       国际青年人才来华交流项目(CEP)由国家人社部发起、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资助,旨在搭建国际化青年人才交流平台,推动中外青年“增进了解、收获友谊、共同成长”。本次由地科院承办的“共话地球未来——国际青年人才来华交流项目”以“学术交流、实践探索、文化互鉴”为核心,不仅深化了天津大学与马来亚大学在地球科学领域的合作,也为两国青年学者提供了宝贵的跨文化学习机会。未来,双方将继续推动更多形式的交流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地球科学领域的挑战。

相关链接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办公网 天津大学教务处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 天津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