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地科院党委组织师生党员代表、民主党派教师代表和党外青年教师骨干赴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开展“信仰的力量”参观见学活动。
师生代表依次参观周恩来生平展厅、邓颖超生平展厅等展区,认真聆听了关于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夫人的生平事迹讲解。周恩来总理作为新中国重要领导人,毕生致力于国家建设与外交事业,在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成就卓著:协助毛泽东同志完成建国大业,推动经济恢复与“四个现代化”战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求同存异”外交智慧促成万隆会议共识和中美关系破冰。邓颖超同志在外交、妇女、党的建设、统一战线和推动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等诸多方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二人作为优秀共产党员的典范,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参观过程中,大家通过一件件珍贵文物系统了解两位革命家从青年求索到鞠躬尽瘁的光辉历程,深刻体会到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同志“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其中,周恩来总理写下的《我的修养要则》更是为师生带来了深刻启示。大家一致认为,《我的修养要则》内涵丰富,“要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的斗争。”“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并帮助他们。过集体生活,注意调研,遵守纪律”,这些简短精干的表述集中体现了周总理的党性修养要义,引导着现场师生要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这次参观不仅使师生们对周恩来邓颖超两位伟人的革命生涯更加了解,而且被周恩来和邓颖超所代表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与艰苦朴素的作风而深深感动。民主党派教师王教授表示,“总理批示治理淮河时强调‘标本兼治’,这种系统思维与当今生态治理理念高度契合。”新发展的学生党员表示,"看到总理补丁摞补丁的睡衣,深刻认识何为‘天下为公’",“总理年轻时就能‘面壁十年图破壁’,我们更不能‘躺平’”,“要走好新时代科技报国长征路”。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信仰是最亮的指明灯。通过此次参观见学活动,师生们切身感受到革命先辈廉洁奉公、一心为民的作风,纷纷表示要将他们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学习榜样,从他们的事迹中汲取勇气和信念,将这份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好、发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