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科三周年】“利用深海珊瑚重建末次冰盛期以来南大洋通风变化”学术报告

2018-04-14

4月12日下午,南京大学陈天宇教授做客地科院“聚焦关键”学术沙龙,在16教学楼二层221报告厅做了题为“利用深海珊瑚重建末次冰盛期以来南大洋通风变化”的学术报告。

陈天宇.jpg

报告开始,陈教授就末次冰盛期到全新世海平面上升,海水中DIC的组成引入主题。深水14C含量可以反映该水团最后一次与大气交换的时间尺度,进而可以推断深部洋流与碳循环变化。作为一种定量化的同位素地球化学指标,14C在示踪全球深海通风与碳循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南大洋作为全球大洋深水最重要的上涌区,其表层海气交换显著影响了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在末次冰盛期到全新世,大气CO2含量快速上升,并在全新世趋于稳定。重建南大洋在末次冰期以来的通风变化成为理解大气碳循环的关键一环。

陈天宇---.jpg

陈教授通过广泛生长于南大洋的深海珊瑚(主要是丁香珊瑚)的铀系年代学和碳14研究,重建了南大洋德雷克海峡不同海水深度的14C通风演化的高分辨时间序列。从千年尺度到百年尺度,南大洋在末次冰期以来的通风变化与南大洋的海冰、温度、西风带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并深刻影响了大气CO2的波动。深海珊瑚绝对定年,具有与底栖有孔虫等样品定年相比,底栖有孔虫样品少,且难以获得独立年龄,而深海珊瑚具有更准确的年代认识,并且可以保证同一个样品测定多项指标,具有更准确的意义。

同时,陈教授讲到将14C定年与海水硝酸盐浓度、δ15NO3-相结合,来验证前人模型的假设。陈教授还介绍了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进行的合作采样,简单介绍了未来的研究工作,并表示将与地科院老师开展合作。



相关链接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办公网 天津大学科技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