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20日,英国伯明翰大学地理、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 William Bloss教授与时宗波副教授一行访问我院,并带来题为“Field observations of HONO emissions and chemistry in th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的精彩学术报告。
在简要介绍了伯明翰大学及地理、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之后,William Bloss教授的报告由浅入深,从VOCs等的排放、迁移、转化等过程引出大气中的OH是由O3与H2O在光照条件下产生的传统观点,并提出了HONO(亚硝酸)在光照条件下也能产生OH,从而引出本次报告的主题,即“HONO的来源是什么”。William Bloss教授课题组通过在车流量大的隧道中进行实时观测,发现汽车尾气是HONO的一个重要排放源,其结果与在北京中科院大气所气象铁塔、大西洋热带岛屿的观测数据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HONO的来源,解释了北京灰霾天的SO2氧化过程,并得出以下结论:(1)HONO是城市边界层内HOx的主要前体物;(2)汽车尾气排放的HONO占NOx总排放的1%;(3)用现有的SO2氧化机制解释北京SO42-的形成与HONO的实际观测结果不相符;(4)Cape Verde的观测结果证实颗粒态硝酸盐可以被快速光解形成HONO。
学术报告后,Bloss院长与我院领导及学科带头人就师生互访、学生联合培养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达成合作意向。访问期间,代表团还参观了天津大学校史馆、图书馆等,高度赞扬了天大以及地科院的建设发展历程。

伯明翰大学成立于1900年,是英国著名的六所“红砖大学”之一,也是英国常春藤联盟“罗素大学集团”核心成员,国际大学组织“Universitas 21”创始成员,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成员。该校地质学始建于1881年,地理学始建于1924年,致力于研究如何应对21世纪自然环境的多方面挑战,如气候变化、石油勘探、可再生能源和复原力等。